作者:丁建弘、李霞
出版社:淑馨
ISBN:9575315197
圖書館少數幾本找得到和普魯士相關的書(感覺在中文世界整個就是不紅),續借了兩次還是看不完,最後冒著被圖書館追殺的危險逾歸啃完。先說結論:這本書的內容很紮實,適合對普魯士歷史只有一點認知的入門者,有興趣的人可以從這本入手,看完之後再視興趣補足其它書籍。
對世界史有些淺白認識的讀者都知道,1871年普法戰爭勝利、德皇於凡爾賽宮鏡廳加冕,是現代德國歷史的開端。德國承襲著普魯士的意志與傳統,即使邦名已經消失,普魯士的精神依舊深植在德國人的潛意識中。這本書名為《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在討論的就是普魯士的精神遺產。此書的作者丁建弘與李霞為中國人(這是根據我上網查到的資料間接推測而來),通常以外國人的角度,去書寫另一個國家的歷史的時候,用時間、朝代為軸是最快速的方法,讀者也容易明瞭;但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跳脫以往作者書寫歷史時,著墨於每任國王的作為、功績,而改由當時最負盛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入手,用以探討普魯士對近代德國,乃至全世界的影響。
誠如「思想家的國度」這個美名,在普魯士的歷史上出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風雲人物,不管是哲學家(如康德)、詩人(如海涅)、音樂家(如貝多芬)、科學家(如普朗克)還是政治家(如施泰因),眾多不可勝數的思想家各自在屬於自己的時代引領人民在精神上有所突破、改變;他們的理論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要解決當代的困境,但最後卻在全世界掀起了思想的狂風,雖然我們都認為德國人是普魯士精神的繼承者,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被普魯士的文化遺產所影響。
在看這本書之前,雖然對於書中所提的名人略有耳聞,但其實並不會把他們和德國(或說普魯士)聯想在一起,而是當成某個領域裡面的傑出人物,如此分散下去,就感受不到這種文化上的威力,但經過本書一整理,立刻就發現這個被戲稱為「羅馬帝國的窮親戚」的國度,有著源源不絕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這股活力並非是一個國王或一個大臣獨力撐起來的,而是整個社會對於國家制度深思、反省之後所產生的結晶──不管是對戎克貴族莊園制度的反抗、拿破崙戰爭中慘敗的力圖振作,還是對軍國主義的反思,無可否認普魯士有制度上的優勢與缺陷,也有光明榮耀以及黑暗落魄的時代,而在「服從」、「紀律」至上的民族性中,卻開出了反抗的思想花朵,這也是普魯士歷史中令人玩味的地方。
當然,做為一個讀者(?),一定要指出一些不好的地方供來人參考(並沒有這種規定),本書一個在閱讀上讓我非常困擾的地方,大概就是名詞的混亂。書中使用的一些詞彙並不是台灣這邊翻譯的慣用語,例如普魯士的國王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der Große),在書中會翻成「弗里德里西大王」,其暱稱老弗里茨(Der Alte Fritz)書中的翻譯則是「弗里茨老人家」;或是安的兒子喬治(Georg),書中直譯為「格奧格」(應該是,這我有點忘了),害我瞬間以為自己記錯這些人的繼承順序,還特別跑去查資料,最後才確定是翻譯問題(強調一下這種譯法並沒有錯,它是直接從德語的發音轉過來的,所以會和台灣這邊偏英語的名稱有所落差)。不過這點還是其次,另一個讓我比較困擾的是在閱讀時出現的地理名詞,容易讓人產生時代上的誤解;比方說書中常用「德意志蘭」這個名詞,其實指的是當時日耳曼民族分布的地域,但因為書中有時候會搭配使用「德國」這個名詞,使讀者容易誤會那個時候已經有德國了,不過事實上當時並沒有德國這個國家,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鬆散的德意志邦聯,而許多冠上德國的解釋應該還是要改成「普魯士」比較恰當,這是在閱讀上一個很困擾我的地方。
雖然如此,還是瑕不掩瑜,整個看下來令我收穫良多雖然大部分的哲學家講了什麼已經不記得了。雖然本書跳脫常規,改以文化創造者、傳播者為主角,但還是將這些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交代得很清楚,讀完之後可以對普魯士,甚至是早期德國歷史有初步的全面概觀,更利於進階探索,因此推薦給對普魯士歷史有興趣的人。
=======延伸閱讀=======
《不含傳說的普魯士》
作者: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出版社:左岸
ISBN:9789866723650
當年入門普魯士史的第一本書,作者為赫赫有名德國三部曲的哈夫納大大。不過這本書比較適合進階閱讀,因為作者是德國人,許多歷史事實他會直接當成讀者都知道略過不講,著重在比較抽象的現象分析,如果對普魯士歷史沒有一些脈絡上的了解,就會覺得內容很跳躍;反過來說如果有一些認識,就能跟上他所要描述的現象,因此為推薦進階書。
話說這本當年在網路上看到時,本來是我的必買書單之一,沒想到在書店看見封面是亮P,瞬間青天霹靂,想買的欲望直接煙消雲散(我不是歧視亮P,而是這個封面配亮P感覺不搭嘎啊);最近跑去逛書店,發現它又再版了,封面不再是亮P,但很可惜大字燙金不是燙銀(以封面設計來說燙銀字比較明顯);這是題外話,總之推薦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