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的觀光宣傳角度,沒想到我也有拍這種照片的一天,只可惜楓葉沒紅。
與第一天不同,行程後兩天太陽都很大,走著走著身上就出汗,但對我來說是個好消息,畢竟我沒帶冬衣過去,熱得要死總比冷得發抖要好。
第三天依舊是觀光客行程,去京都怎麼能不去因為名偵探柯南而聲名大噪的清水寺?於是第三天的第一個景點自然就是這裡。我抵達的時間算早,沿途的人還不算多,回程就比肩摩踵、像在逛假日的夜市一樣人潮洶湧,而且聽口音大部分都是台灣人,老鄉多到都沒有淚汪汪的情緒了;前往寺院途中的上坡路也有不少廟宇供奉著神像,其中還包含一尊為了 311 震災祈福的神像。爬上清水寺的階梯時,天氣好到拍照覺得太陽刺眼,所以只簡單地拍了幾張。
比起清水寺的大殿,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旁邊的隨求堂胎內石。隨求堂的門票跟清水寺是分開的,進去要多買一次票,本著觀光客什麼都要體驗的心態,我自然也買票進場,一進入場內,一股很好聞的味道瀰漫在四周,我想是跟台灣一樣的寺廟香火味,不過臺灣的寺廟是香枝的味道,聞起來比較輕,這裡的寺廟似乎慣用沉水香,味道比較偏濃郁,不過兩個我都喜歡,都給人一種安定感。
隨求堂內部是全黑的,但是有一條佛珠可以抓著,進場前工作人員會提醒不要放開、跟著佛珠走,但其實也不需要提醒,因為裡面真的一點亮光都沒有,只能靠著手上的佛珠引路,所以我想不會有人敢放開XD。
跟著導覽佛珠走到一半的路程處,會看到裡面唯一發光的物體胎內石,我進來時沒聽懂工作人員說了什麼,不過幸好前面有日本人(?),看他們摸了摸那塊石頭,所以我就跟著做順便許了願(但其實不記得許了啥)。隨求堂不大,一下子就走出來了,離開時我還對裡面的香味依依不捨。
接著就直接進入清水寺,大殿照例是不能拍照的,不過有個大磬,可以讓觀光客模仿僧侶做功課時敲擊,都到這裡了大家當然都排隊玩玩看,我也不例外。而在此時走了兩天路的疲勞也開始出現,所以今天我幾乎是走一走就要休息一下,大殿附近的景點也因為腳部傳來的痠痛感無心細賞,只是大致上拍了一下:
清水寺的腹地很大,順著路往前走,意外發現往山上的方向還有一個寺院清閑寺,憑著觀光客逛到回本的心態,我無視腳上傳來的痠痛感,憑著一腔孤勇循著山路上了山。根據說明牌上的漢字,這裡似乎是六條天皇隱居的地方(應該說在旁邊的另一棟建築),入寺可以隨喜投香油錢,沒有人看管,但基本上大家還是會投。清閑寺內部雖然不大,但庭園景緻很明顯經過細心收拾,我去的時候小庭園中的草木還是一片翠綠,但莫名的有種謐靜、遺世獨立的美感。
逛完清閑寺走原路下山,越靠近清水寺人聲越鼎沸,剛剛的安靜就像是假的。接著我也去看了據說可以飲用得到庇佑的泉水,但因為很多人排隊有點意興闌珊,就只在邊上看了一下就離開了,出寺的路上不經意一瞥,才發現清水寺本體的建築構造挺有趣的,而且也很厲害,這樣的建築可以如此穩固屹立不倒:
有鑒於這次旅程寺廟景點實在太多,到最後我都有點混亂哪邊是哪邊,所以今天在中途安插了一個不是寺廟的景點祇園。基本上我旅行都挺隨緣的,逛到什麼就是什麼,因此出了清水寺也沒多想,循著原路往下走,想說跟著導航前祇園,然而在路上看到一條看起來很古樸的街道,憑著在台灣訓練出來的直覺,老街附近一定有好東西,所以就改變路線(喂)往街道走去,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因為後來我上網查,才知道這裡是另一個很有名的觀光景點一年坂、二年坂以及三年坂。
街道自然不用說,充滿古老的氣息,販賣著各種土產與美食(在這裡不得不說,這天真的熱得要死,完全想像不到第一天是那麼冷,我逛到一半還跑去吃冰順便讓腳休息一下)。除了商店街,歷史上鼎鼎大名的阪本龍馬的墓也在這附近,本來我是想走去墓地那邊拍個照顯擺一下,順便增加一點本次旅行不多的人文氣息的,但說實在話走到第三天腳真的很痛,逛到三年坂的時候我只想坐下來休息,但是街上包含旁邊的公園都沒有椅子,所以最後我真的都是走進店裡吃吃喝喝順便蹭個座位休息,直到腳痛減輕才離開,因此走到一半,發現阪本龍馬的墓還要再往上一段路才會到時我就果斷放棄了,非常對不起你龍馬先生,原諒我吧(合掌)。
在幾個年坂之間繞來繞去,最後我失去了方向感,還是依賴導航找到前往祇園的路。如果說到這次旅行最大的遺憾,應該就是在前往祇園的途中有經過寧寧之道但沒有過去走走,一來是因為想去祇園看看,二來則是當時腳已經開始痛了,雖然時間充足,但實在是沒力氣再多繞一個景點,最後決定放棄,但事實上這個點去了之後再去祇園時間是比較剛好的,因為我不知道祇園那一帶是晚上比較熱鬧,白天去其實看不到什麼,很多店都還沒開,路上更沒有藝伎,真的是逛了一個寂寞。
不知道這樣算是幸還是不幸,畢竟走到這裡時我的腳已經痛得不得了,也沒什麼心思逛街,只想坐下來休息,可惜路上都沒有椅子可以坐,所以我只好邊走邊打量,最後打著休息的主意又幫自己加了一個景點,也是本次行程最後的景點——如果扣掉本來要去但也不算有去成的錦市場的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