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小印尼.jpg

台灣吧與移工關懷非營利組織「One-Forty」合辦的活動,一開始我眼殘,以為和之前參加的小旅行一樣是導覽,有鑑於人不能只看過去,也要看向未來(?),未來的我們就是要處於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去了解這些新的社會成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就愉快的報名了,直到最後一天收到通知信才發現是闖關活動,而且內容全部保密,要到現場才知道;因為本身不是很擅長這種大地遊戲,所以有點害怕,不過既然報名了,就還是硬著頭皮前往現場。

活動的集合地點是台北車站大廳,相較於之前的印象,當天人潮少了很多。報到之後工作人員便開始分組,小火車和林辰都有到現場,害我嚇了一跳(圖沒有,當天為了大地遊戲太緊張什麼都沒有拍)。分組完畢之後,工作人員便開始說明今天的活動:總共有三個關卡,讓參加者分別從人、宗教信仰以及生活去了解在台灣的印尼移工;現場分成四組,每組的順序不同,要完成關卡之後再跟關主領取下一個任務,本文將以我們這組的順序來描寫。

台北小印尼1.jpg

我們組分到的第一關,是實地去和印尼移工聊天。就像大家知道的,現在台北車站大廳是移工聚集的大本營之一,原因無他,因為位於交通樞紐,不管在哪裡工作的移工,都可以在這裡順利的和朋友碰面。

我們剛開始出發時本來有點擔心,畢竟設身處地去想,如果有個陌生人突然跑來,問你能不能聊天,第一個反應應該都是推銷拒絕(事實上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訪問的對象也告訴我們,他們的確遇到有跑來推銷的台灣人);不過實際走訪之後,發現大部分的移工都很友善,而且都能說很好的中文,即使我們在五分鐘前才剛惡補破破爛爛的印尼文打招呼,他們還是很高興的說我們講得很好,而且願意接納我們、跟我們聊天。但是很快的我就發現了另一個問題:不知道要問什麼讓話題繼續下去。這時候就深刻的感受到我們對於這些在我們身邊的外國人了解上的貧乏,只能問一些很膚淺的問題,導致對話無法繼續下去。我們訪問了兩組移工,第一組發生這個狀況之後,轉移陣地間重新檢討,再找到第二組(第二組其實只有一個人,她叫做阿娣)重新出發,幸好阿娣很健談,我們只是簡單問問題,她都願意多跟我們說她的經歷;而且許多的印尼移工都是多次出來工作,可能是去台灣、去新加坡,而他們看到的又和我們去旅遊時走馬看花的觀感不同。

由於阿娣很健談,第二組的訪談直到工作人員來提醒時間到了,我們才與她道別。比起一開始的不敢開口與尷尬,實際交談之後發現移工並不會排斥和華語人口接觸,只要你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他們都願意接納你和你聊天;比起其他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上的不方便(後面會提到),這種一直將西方人當外國人、東南亞面孔當______(自行填空)的刻板印象與不友善態度,或許才是他們最困擾的地方,相較於空間改善、移工環境優化這種大題目,「態度」或許是我們從日常生活就可以開始改變的地方。

台北小印尼5.jpg
●阿娣告訴我們,去印尼可以參訪的地方

台北小印尼3.jpg

活動的第二站,我們來到了台灣只有一間、位於台北車站的穆斯林祈禱室。印尼移工多半信仰伊斯蘭教,對他們來說禮拜是不可或缺的每日功課,然而目前台灣對於移工的宗教信仰與需求,並不是那麼友善。那天我們因為組裡有人知道穆斯林祈禱室的位置,所以很快就找到了,但事實上它的標示非常不清楚,位置也不太友善。祈禱室位於停車場旁邊,看起來就像是用一個臨時空間隔出來的,裡面沒有空調、非常悶熱,也沒有照顧到使用者的需求──例如:穆斯林進入祈禱室時必須維持潔淨,但是祈禱室旁並沒有盥洗空間讓他們可以洗淨手腳,反而必須跑到較遠的廁所做盥洗;大部分的印尼移工可以聽、說很好的中文,但在讀寫能力上較弱,也不見得看得懂英文,祈禱室的使用說明卻是中英並陳;其他還有穆斯林祈禱室應該是男女分開等問題,在在都反映我們對鄰居的不友善與不了解。感覺我們的友好都只給西方人,這種好是有差別待遇的,或許平常我們沒有察覺,但既然台灣自詡自由開放、多元尊重,這也是我們可以改善的點──或許公共空間、勞動環境這種大議題我們幫不上忙,但至少可以從尊重開始做起。

台北小印尼2.jpg
●祈禱室標誌

台北小印尼4.jpg

活動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專賣印尼美食的印尼街。一樣是運氣很好有知道位置的隊友帶路,所以我們一下子就找到地點;但是一路走過來,很同伴都驚呼:不知道離台北車站這麼近的地方,有一個隱形的外國美食聚落。

因為活動辦在月初,很多移工都還沒拿到薪水,或是想加班多賺點錢,沒有選擇放假,所以我們去的那天美食街開的店家不多。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在這裡經營的老闆是華僑,所以印尼話和中文都會說,也可以和他們聊天。他們同時也說,其實本來美食街是在今天微風廣場的位置,是印尼移工聚集的大本營,但是因為微風廣場進駐,他們被打散、驅離,一部分換到地下街的小角落,另一部分就移到目前的位置;但苦難還沒結束,這裡因為被劃入都更而面臨拆遷,未來這些人要在哪裡落腳,他們也還不知道。

我們去拜訪的那天是夏天又接近正午,所以還蠻熱的,美食街的環境很像我們的傳統市場,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妥,但是聽聞他們是從有冷氣、比較舒適的地方被迫搬遷,未來也有可能不復存在,想想出外打拼的人,只是想吃點家鄉的食物解解鄉愁,卻無處可以購買,還要被用(可能的)歧視眼光對待,就覺得很愧疚。我們依照關卡提示的推薦,買了幾樣印尼美食(附帶一提,由於我本身對食物沒什麼敏感度,感想只有好吃和不好吃,所以本部落格原則上不會有食記,食物照是點綴用非主題),然後回到起始點台北車站,完成此次任務。

三個關卡都完成之後,所有團員一邊吃著從印尼街買來的美食(真的很好吃,念念不忘),一邊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活動結束後,One-Forty的成員告訴我們,他們每個禮拜都會在台北車站舉行會話課,讓移工們彼此聚會,並練習中文會話,同時也有開授中文讀寫課程,幫助移工了解台灣相關法令、理財知識,讓他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並幫助自己的同胞。成員們告訴我們,即使活動結束,還是可以常常像這樣到台北車站和移工們聊聊天,他們都會很樂意接納訪客。雖然活動結束至今我還沒試過,但或許下次經過北車又不趕時間的人,可以嘗試去認識這些在我們身邊、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希望這樣能促進彼此的了解,也能慢慢扭轉一些根深柢固的刻板印象。

 

arrow
arrow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