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爾在此3.jpg

好不容易搶到的封箱表演票雖然是買最便宜的(窮),本來就計畫看完表演要來寫一篇弱弱的心得,沒想到光是封面圖就挑了很久。我自己比較屬意國家劇院展出的那張演員拿掉假髮飾與鬍子那瞬間的宣傳照,但是網路上找不到有加劇名的照片,最後挑來挑去就選了這張當封面。

照慣例的宣示:本人非劇評家,也不常看舞台劇,本文只是一般觀眾的觀賞心得,麻煩不要鞭太大力謝謝。

《李爾在此》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李爾王》,劇情以雙主線方式呈現:被女兒花言巧語騙走領土的國王李爾,以及被私生子以假信蒙騙、下令追殺自己的兒子,最後被弄瞎雙眼的李爾王臣子葛羅斯特伯爵,由京劇演員吳興國一人分飾十角,以京劇唱腔呈現每個角色,尤其是李爾王與葛羅斯特伯爵的內心獨白。雖然底為西方戲劇,但在東方傳統戲曲的演繹下,呈現另一種不同於原劇的樣貌,除了嶄新的劇情,也包含演員在演繹過程中對生命的自問與自省。

雖然我不懂京劇,但一直以來就對這種改編的戲劇感到興趣,像是很久以前曾經看過的《等待果陀》京劇版(剛剛查了一下才發現也是當代傳奇的劇目XD),就讓我覺得有趣而進場(小資族銀彈有限,要花在刀口上)。因為我一直認為經典劇目誰都可以詮釋、也都有各自的韻味在,但時代變遷,人的價值觀會改變,要如何將舊劇目揉合新觀念,讓老劇不落俗套的呈現在每個世代的觀眾眼前,就考驗著每代伶人的功力;舉凡果陀《吻我吧娜娜》、上述的《等待果陀》以及本劇,都是這種課題的最佳代表。

雖說是參考《李爾王》,但《李爾在此》對原著做了大量改編(當然能這樣做也得力於《李爾王》的知名度高,觀眾可以迅速進入劇情),比起劇情,本劇更加著墨於角色的內心獨白。全劇分為三幕,第一幕為被女兒放逐荒野的李爾王的獨角戲,演員以渾厚的京劇唱腔,唱出李爾王內心的悲憤,第二幕則迅速加入所有主要角色:李爾王的三個女兒、弄臣、忠臣肯特以及另一條主線葛羅斯特伯爵父子三人,演員配合後場音樂,在十個角色之間互相切換,將原著的菁華劇情壓縮在一幕中完成,並在熱鬧中將觀眾帶往依舊是一人獨白的終幕,從繁華中回歸寂寥,同時留下對生命的思索;於是戲散了,人,卻仍在尋找答案。

比起原著《李爾王》,本劇的改編不刻意重現劇情,而是著墨在對人性、生命的思考。開場前吳興國的妻子在國家戲劇院的大廳有一場小小的開演前講解,裡面提到《李爾在此》是吳興國最抑鬱不得志時的創作,自己進場看了整齣劇之後也能感覺得出來。在第二幕中,雖然李爾王失勢,但仍有忠於他的臣子不棄不離隨侍左右,從這裡可以看見人性的光輝,但是在整幕中,表現最搶眼的卻是弄臣。古時候歐洲國王身邊的弄臣都是以嘲諷、詼諧的言語來勸戒主君,他們的話時而好笑時而辛辣,但都帶著警世的道理。劇中演員藉著插科打諢的弄臣之口,道盡現實中的挫折與不滿,以及對世人盲從的嘲諷,比起忠臣肯特所代表的善,弄臣的戲份更重、更黑暗,也充分傳達了創作者的憤怒與不甘。

就像前面所提的,比起劇情,《李爾在此》更著重對生命的思索,因此最後一幕葛羅斯特伯爵來到山上,準備一躍而下時燈光暗下,演員退場之後褪盡鉛華再重新上台接受觀眾的掌聲,繁華落盡之後最後留下的到底是什麼?或許是演員與觀眾都要花一生去思考的事情。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開演前講解中提到,《李爾在此》是吳興國生命中最晦暗感情的凝聚,而吳興國的妻子也提到,他演了二十年的《李爾在此》,等於是身體裡住了一個李爾王,這次雖然因為年歲漸長而選擇封箱,我想對演員來說或許這也是一個好機會,可以與長期盤踞在身體裡的憤怒和解,但願王的遠去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生的開始。

 

arrow
arrow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