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流行二十年.jpeg

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人生有時候是種生活態度,很酷很酷的活著,就不枉此生。

看介紹就知道,這部影片要講的是台灣獨立唱片公司角頭文化創辦人張四十三的故事。就像大家的既定印象一樣,獨立音樂在台灣一直都是小眾文化,所以可以預期影片會以獨立音樂的生存困境為主軸展開,我也以為看完之後會像當年進場看《紅盒子》一樣對正在消逝的事物產生無法挽回的感觸,但沒想到比起這些失落,更多的是被鼓舞的感覺——或許獨立音樂沒讓這些人財源廣進,但卻讓他們有了對現實、對生命的每個進程的灑脫,在做決斷的時候反而不拖泥帶水,無愧自己、很酷很酷的活著。

影片主要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前導片的賣點:角頭創辦人張四十三動念想賣掉公司,可能的出資者是中國人,陷入猶豫不決的他決定拜訪以前的夥伴,和他們討論角頭的未來。在對談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創辦人對於賣掉角頭這件事抗拒多於接受,所以希望能藉由與這些夥伴的對話中找到一個讓他留下公司的理由,沒想到整場對談下來讓他意外也出乎我的意料:幾乎所有的昔日夥伴都支持他賣掉角頭,或是收掉公司退休,本來在張四十三預期中會出現的關於賣台、支持獨立音樂的言論完全沒出現,我想這個結論說不定讓他(以及我XD)挺傻眼的,然而比起大張旗鼓空談愛台灣而無作為的人,這些身處第一線、又曾經參與角頭草創的人的看法才是更實際的:如果藝術要流傳下去,就必須先想辦法先存活,這與國籍無關;大家都認為張四十三做的已經夠多了,既然這件事已經束縛他、讓他不開心,那就變成一個包袱,與其要拖著包袱往前走,不如全部捨棄、重新再找到自己想努力的方向與熱情。

當然這種超越國籍的思想,也可以在音樂活動中看出來,這也是影片的另一個重點:角頭的過去與現在。紀錄片中使用了大量過去的活動紀錄,並穿插著現在的公司日常,誠如片中所述,為了維持獨立音樂的出版運作,角頭必須承接政府標案或舉辦大型音樂活動來平衡收支,在紀錄片中對張四十三來說,能邀請到崔健前來海洋音樂祭,那他的「音樂祭」就已經完成了。崔健何許人也?他被稱為中國搖滾之父,對搖滾樂在中國的影響不言可喻(他的經歷在維基百科也查得到),對張四十三來說,音樂無關政治,他欣賞崔健的音樂,也將邀請到崔健這位傑出的音樂人前來參加音樂祭視為最高的榮耀,他們就只是很單純的熱愛著音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一直不停在媒體上播放的仇中言論對他們而言權重沒有這麼高。從這些小地方來觀察,就能理解為什麼這些角頭的草創夥伴對張四十三的決定都不反對,他們知道張四十三做的事情無關民族大義、政治意識,只是在實現自己的夢想,既然張四十三對這件事情失去熱情,將它丟開再去尋找其他能重燃熱情的任務是理所當然,沒什麼好猶豫,也不是外人有資格說三道四的,無論張四十三的決定是什麼,他們都會尊重並接受它。

看到這裡我真的打從心裡佩服這些人,因為他們不計得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生命的旅程中享受自我,時間到了也能很乾脆的放手,比起總是怕失去、如履薄冰的我,這種經歷大風大浪的灑脫令人嚮往又敬佩,讓人忍不住也想要努力去實現自己一直放在心中的夢想,這種被鼓舞的情緒是我在點開紀錄片時所沒有料到的,也是最大的精神收獲。

角頭音樂成立的前一年寶哥逝世,不然我覺得以寶哥那種叛逆的個性,八成也會參一咖跑來角頭玩音樂,但如果也只能是如果。紀錄片的最後張四十三說這部紀錄片的目的就是行銷角頭,我將這段對話解釋成其實張四十三沒有要賣掉角頭,而是藉由這個名目去宣傳並嘗試壯大角頭,當然一切也只是我的猜測,但無論如何,都敬這段曾經輝煌的台灣獨立音樂史。

 

arrow
arrow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