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818.jpg

離開成龍濕地,我們前往本次行程最大的賣點伏流祭。伏流祭是當地返鄉青年發起的活動,目的是藉由與民眾的互動來推銷雲林的農業、藝術與觀光。原本伏流祭去年就已經募資成功並開始籌備,但遇到疫情干擾而延期,改到今年舉辦,所以我們參加的是第一屆伏流祭。

抵達現場後,主辦單位為我們簡單介紹了一下伏流祭的緣起,就放我們自由行動。這次伏流祭除了請當地特色農家前來擺攤,還請了當地的台文創作者用台語為小孩子念童書,也有台語樂團現場為大家演唱,當然也少不了講座,這些安排都是希望讓參觀者能更了解雲林的地產與台灣文學。不過我們去得比較晚,抵達時講座已經落幕,而且因為剛下過雨地上泥濘,有一些攤位已經在收拾了,所以我就沒有特別去每個攤位看,反而是趁這個機會認真逛了一下三秀園,所以這裡算是三秀園的紀錄。

大家陸續進場:

IMG_0817.jpg

伏流祭的舉辦地點三秀園,是當地一位詩人張禎祥所創建,張禎祥的年代橫跨日治時期與民國,是當地有名的漢學詩人,三秀園是私人產業,平常參觀需購票入場,這次配合伏流祭免費開放,因此我們也得以在裡面好好瀏覽參觀。

三秀園是依照傳統庭園規格所建,因此少不了小橋流水、養雞養鴨,配上矮牆外的農田,就是一派田園風光,只可惜我們拜訪的季節稻米已經二穫,只剩下一些小地區還沒收割,否則當豐收時,整片黃澄澄的稻米從牆內看過去一定很壯觀。此外,可能是現在為了安全,園內很多橋或看起來像是跨過湖面的棧道都封起來了,但推測在當時應該是連通的,這樣散步的人就可以不需折返、順著小路或是棧橋逛完整個庭園。

IMG_0819.jpg

IMG_0825.jpg

IMG_0826.jpg

IMG_0828.jpg

IMG_0829.jpg

IMG_0830.jpg

因為這裡是私有地,張禎祥先生的墓園也在這裡,事實上這邊有一整個區塊是張家的祖墳地,因為還蠻大一塊的,所以我只拍了張禎祥的墓園做代表:

IMG_0820.jpg

此外,更讓我意外的是看到了一個以前看過的東西:之前去參觀霧峰林家時,導覽老師曾為我們介紹在中部才有的「后土」地基,這是傳統墓葬旁邊用來祭祀土地神的祭壇,沒想到在這裡居然也看到了,當然沒有林家這麼大、這麼華麗,但是當下真的又驚又喜,有種遇到老朋友的感覺,所以二話不說趕忙拍了下來:

IMG_0821.jpg

繼續往前走就會看到介紹三秀園緣起的石碑,但不知為何放在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離入園處或出口都有一段距離,有點微妙:

IMG_0834.jpg

園中有幾條岔路,看起來本來應該是互相連通,由於現在橋和棧道封起來了,不得不繞回原路再多走一段去另一條岔路逛逛,繞一繞不小心回到一開始進園的地方,因為剛好沒人經過,機會難得就再拍了一次伏流祭路燈旗,本來想說取景抓得還不錯,回來檢視照片才發現反了:

IMG_0841.jpg

全部逛完後,因為還有時間又去外面繞了繞,拍了幾張剛收割完以及待收割的稻田照,相信豐收的時候景色一定很美:

IMG_0843.jpg

IMG_0844.jpg

自由時間結束後,就是伏流祭最大的重頭戲:飛雀餐桌登場。這次的伏流祭餐桌結合當地餐廳,從張禎祥先生的詩集找出適合的詩句,結合在地農產,辦出一桌精緻的菜。

因為當天天氣不穩定,開席前下了一點雨,我們的餐桌佈置比較晚開始,但工作人員在餐桌上都放了用竹子與文心蘭做成的花藝,非常美麗:

IMG_0847.jpg

主辦單位每個人都發了一張菜單給我們,但我離開會場上車時才發現菜單被我丟在桌子上忘記拿了,幸好有先拍照留念,算是本次的遺珠:

IMG_0850.jpg

IMG_0848.jpg

這次的菜單名為寄生草,寄生草是宋詞的詞牌名,所以是可以入曲的,開席前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國樂專家為我們演奏一段同名中國笛演奏:

餐桌採自助形式,每次都只顧著吃的我這次終於拍到杯盤狼藉前的菜色模樣:

IMG_0854.jpg

接下來當然就是吃吃喝喝時間,要特別提的是每個人可以點一杯特調,是用調酒與各種當地產品結合做出來的特色飲料,僅在這裡可以喝到,也有沒酒精的選項,適合不喝酒的人或小孩子,我選了一杯用蘭姆酒調的飲料:

IMG_0857.jpg

因為只顧著吃,所以這邊沒拍很多照片,不過吃得很飽也很開心,主辦單位很貼心的一直注意餐桌上食物是不是空了,適時的補上新菜,所以不管什麼時候去拿盤子都是滿的,如果不是太飽真的想多拿幾輪。

吃完之後這趟旅程就算是結束了,我們也搭上遊覽車各自返家。說實話在報名前我很猶豫,畢竟我是一個沒什麼用的人,一直都打定主意室外活動絕對要避開夏天,這次被行程吸引還是硬著頭皮報名了,也有心理準備會被太陽曬到暈倒,沒想到老天爺這麼眷顧,沿途雖然因為濕氣重空氣比較悶,但大體來說雲層擋掉了絕大部分的太陽光,而且又沒下大雨,真是奇蹟的天氣,這次出遊跟之前去關西一樣,覺得很多人都在努力讓自己的故鄉變得更有特色、更獨一無二,真的很令人感動,雖然這次伏流祭沒能參加講座,也沒有好好的逛到各個攤販,但還是期待這個活動能變成常規舉辦,同時也能做出僅此一家的獨特感,讓雲林如其伏流水文般,隱而不絕、生生不息。

arrow
arrow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