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我吧娜娜.jpg

仔細想想,我算是蠻幸運的,CD都有收到、音樂會和慶生會有跟到、雨生園拜訪過,澎湖也去了,淡水小鎮也有進場;本來以為不會重演的音樂劇,也在今年果陀成立30週年再次上架,歌迷應該要達成的成就幾乎都完成了(自以為),這輩子真的沒有遺憾、可以含笑九泉(欸)了。

對於1997年版的吻我吧娜娜,我的認知來自於2017雨生(裝熟)50歲慶生會,由王柏森和傅薇表演的片段,加上邊聽CD邊在腦中補完劇情(自己幻想)。身為一個歌迷,購買《吻我吧娜娜》CD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進場前把CD裡的音樂拿出來複習一下,也是很理所當然的舉動;但說實話這樣做倒底好或不好實在有點見仁見智,好處當然就是可以事先多了解一下劇情,壞處就是容易被侷限,不自覺的把眼前的場景和心目中理想的劇情做比較,結果當然不可能盡如人意,所以這種事情的確是兩面刃。

廢話不多說,開始進入主題吧!

《吻我吧娜娜》是果陀1997年推出的舞台劇,也是全台第一齣搖滾音樂劇;劇情改編自莎士比亞的作品《馴悍記》,由梁志民、陳樂融、張雨生、櫻井弘二等人攜手打造,1997年首演佳評如潮。今年適逢果陀成立30週年,因此把這齣音樂劇再度搬上舞台和觀眾見面,由卜學亮和黃嘉千擔綱演出新版潘大龍與郝麗娜。

一個作品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是好話、完美無瑕,本文將從幾個覺得有記憶點的地方簡單描述感想(劇評什麼的學養不夠寫不出來,請當成心得看待XD)。

首先當然要提到的就是音樂,以1997年為底本的音樂,最能讓人感到時光的無情。首版演出時台灣社會才剛開放不久,是電影戲劇上演前還要演奏國歌的年代,《吻我吧娜娜》當然也不例外。第一版娜娜的搖滾版國歌一直是梁志民導演津津樂道的回憶之一,這次重演我本來也很期待再次聽到搖滾國歌,不過可能劇團覺得時過境遷,就把國歌演奏刪除了,雖然覺得可惜,但這也是歷史的一種見證。

2018版的演出也讓Koji充分的發揮了他最擅長的混合編曲,替戲劇帶來不少新意。例如一開始的「有個辣妹郝麗娜」,1997年版中由於男主角王柏森演唱俱佳,所以讓他挑大樑唱這首像是背景交代的開場歌,到了2018年版時,由於卜學亮的嗓音張力沒有王柏森高,所以讓舞群處理這首歌,我個人還蠻喜歡這樣的安排,因為舞群通常都兼任路人(欸),這樣可以營造一種街頭巷語流傳郝麗娜事蹟的感覺,更符合劇情需要。1997年版的路修森是音癡,到了2018年版,為了讓飾演路修森的竇智孔有更多發揮,Koji修改了劇中原本為霍小開獨唱的「霍氏音階」,並加入雨生未發表的遺作「O sole mio」,配上蹺蹺板場景,充分表現路修森與霍小開追求郝麗絲的劇情;此外,在《吻我吧娜娜》中,雨生有演唱一首「誰說婚禮都是神聖的」,1999年版以及2016生日會片段都是找宇飛代唱,本來我以為這次應該也會請宇飛幫忙,沒想到居然用螢幕讓雨生和演員再次同台,當下真的非常感動。

還有一件事一開始我沒發現,演到一半才注意到,就是現場LIVE BAND舞台上多了一把吉他,根據我之前參加「這夏玩吉他」特展的記憶,那把應該是雨生的吉他,結果之後整場只要樂團出場我就開始不專心,一直盯著那把吉他看;從這些簡單的小地方,都可以看出Koji、果陀劇團和雨生不滅的情誼。

除了後場音樂,這次的女主角、飾演郝麗娜的黃嘉千也非常讓我驚豔。我對黃嘉千的認知多半來自戲劇方面,不論是《吐司男之吻》(還有人記得這部嗎XD)的咪咪將,還是《光陰的故事》裡的孫媽,黃嘉千的演技是眾人肯定的,所以我並不擔心舞台效果,反倒是她的歌聲讓我驚訝,雖然知道她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但以為她也是走抒情路線,進場的時候其實有心理準備她可能撐不起郝麗娜的歌,但沒想到她的聲音非常有爆發力,開口的瞬間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比起前面的幾屆女主角,她可說毫不遜色,直到現在都令我記憶猶新。

說完了優點,當然也要來提一下缺點。第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樂團喇叭手,感覺中氣不足,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無法發揮出效果;此外,這次的男主角卜學亮,本身不是以唱歌見長,再加上這齣音樂劇的歌曲本來就是為了王柏森量身打造,因此效果略差一點也是無可厚非;只是有個地方我真的覺得超級可惜,就是潘大龍與郝麗娜定情(?)的歌曲「荒郊野外」。在1997版中,歌曲間奏是以手風琴彈奏,配上前場潘大龍和郝麗娜從角力到和解的劇情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幕就是當兩人討論下雨徵兆,同時說出「成群的蜻蜓會低低的飛」這句話時,手風琴的聲音跟著劇情節奏頓點,然後再次彈奏,前場劇情與後場音樂融合為一的這一幕,將觀眾情緒整個帶入戲劇中,是男女主角從對立到相愛很重要的轉折。在2018版中,這幕的音樂被改成動感版,反而失去了那種挑引觀眾情緒的功效;加之前後場音樂與劇情動作不連貫,使這首歌的效力大打折扣,無法感受到潘大龍與郝麗娜的心境成長,是整齣劇中我覺得最令人惋惜的一幕。

此外,可能是演員演出習慣的關係,有幾幕我一直覺得台詞念得太趕,觀眾的情緒都還來不及醞釀就過場了,無法充分引起共鳴,這也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地方。當然也有很多只聽CD無法想像、必須到現場看才能體會到的細節,例如之前一直認為郝麗絲是傳統三從四德的女性,但進場之後才發現原來是懂得利用女性身分、為自己搏得最大利益的心機女(這裡是稱讚意味);而外表看來豪放不羈、新潮剽悍的郝麗娜,內心則像一般女性一樣渴望愛情,期待有人發現她的美好與特別──也因此才被潘大龍的一番情話打動,而有了後續故事。凡此種種,都可以看出編劇上的巧思與細膩,這些都是從CD中無法體會到的。

演出那天恰逢颱風過境,離開兩廳院時天空自然而然飄著雨,但我還是偷偷的想像是某人回來謝幕了,雖然有點傻也有點迷信,但還是願意如此相信。直到現在我都認為,小王子沒有逝去,只是先一步回到那顆星球去照看他重要的玫瑰。

身體很重,他帶不走。

 

arrow
arrow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