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jpeg

怎麼覺得自己最近一直在補舊番(?)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以南美洲共產革命家切・格瓦拉為主角,描述他在醫學院畢業前夕一場與好友一同完成的跨國環洲壯舉。格瓦拉原本只是單純想在畢業前做點瘋狂的事情,以便日後回想起來能紀念自己的青春,沒想到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卻大大改變了他的想法,甚至最後讓他放棄從醫的優渥生活,轉而領導古巴共產革命。

這部電影比較偏半紀錄片,素材來源是格瓦拉的同名日記,以及當時和他一起踏上旅程的好友阿爾貝托的回憶錄,我蠻喜歡片中開頭的陳述:這不是什麼偉大的故事,只是兩個好朋友共同分享一段生命中的時光。真實的格瓦拉對中文世界的我們比較陌生,好奇之下查到的資訊來源八成也就是維基百科,而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格瓦拉的評價是兩極的,這也符合一個開拓者所該有的後世評價,畢竟世界不是一言堂,全部都是歌功頌德的文字是不可能的(我沒有在講誰不要自己對號入座謝謝),因此比起過於神化這部電影,我想從電影自己的定調來看會許是比較理想的。

格瓦拉與阿爾貝托非常克難的用一台舊摩托車「萬能者」開始他們的旅程,他們在路上摔車、吵架、和好並互相照顧,由於身無分文,他們必須想辦法得到路人的幫助以繼續旅程。一開始兩人來到格瓦拉的女朋友齊齊娜家中拜訪,影片中很明顯地看出齊齊娜的父母並不希望女兒與格瓦拉交往,當時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因為就台灣人的觀點看來醫學生是很有前途的,看完影片後仔細回想,才了解到可能齊齊娜是大地主家的女兒,雙親當然希望女兒嫁給門當戶對的對象,即使格瓦拉再怎麼有前途依舊是中產階級的孩子,是高攀不上他們家的,這種隱性的階級對立一開始不明顯,但是到了後面就越來越尖銳地呈現出來。

隨著故事的進行,原本兩個好友歡樂無比的小打小鬧開始慢慢沉重了起來。過於遙遠、坎坷的旅程,萬能者終於撐不住這些磨難被送進修車場報廢,格瓦拉和阿爾貝托必須步行完成接下來的行程,這讓他們更加依賴路人的便車,也因此看見更多底層小人物所遭遇的不公對待。一對夫妻原本守著一塊貧脊土地生活,卻被無理剝奪土地的所有權,同時還因為他們是共產黨員被迫害,不得已必須前往危險的礦山謀生;一個辛苦耕種的佃農,在作物即將收成的時候被地主無理趕離,本來期望的豐收成果也被奪走,更令人心疼的是,當格瓦拉問他為什麼不和其他佃農聯合起來反抗的時候,這個老實的佃農只是很天真地回答說:我們有啊,我們總是互相幫忙照顧農地。這麼單純又不懂維護自己利益的回答看在觀眾眼中更顯心酸。其他諸如渡河時有錢人搭乘輪船、有自己的房間,後方窮人的船則只有一牀牀擁擠的吊床,沒有私人空間等等,都在在表現出當時階級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在在撼動著格瓦拉的心。

最後故事的高潮當然是格瓦拉在痲瘋醫院的所見與所為,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當然就是格瓦拉從醫護人員居住的北村一路游到南村、想和病人們一起過生日的一幕,這代表格瓦拉從管理者走向被管理者,也代表他革命思想的萌芽,當然這只是最後的結果,很多跡象在前面已經慢慢表露,諸如齊齊娜交給他的 15 塊美金,無論旅途多麽困苦,格瓦拉都不曾動用(代表不被資本主義動搖收買),但卻將它給了那對共產夫妻,或是在旅途中一直閱讀左翼思想的出版品等等,都是他思想開始轉變的契機,而最後的游泳只是這些轉變的爆發而已。身為最好的朋友,阿爾貝托當然察覺的格瓦拉的轉變,當旅程結束、決定留在當地醫院發展的阿爾貝托曾經試探的問格瓦拉是否要一起留下來,或是等畢業後再過來(留在這邊的世界),格瓦拉沒有正面回答,這時候的阿爾貝托應該知道,格瓦拉不會回到「這邊」來了,但是身為最好的摯友,雖然無法像格瓦拉為了革命在前線衝鋒陷陣,他仍舊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格瓦拉的理念,至死不渝,對這個朋友的感情在影片中雖然沒有明說,但那些隱晦的付出,我想觀眾是不言可喻的。

這次看的數位修復版當然也有很多亮點,像是裡面的翻譯很接地氣,非常有台灣味,看得人會心一笑,可以看見翻譯者的功力與機智,也為這部電影增添畫龍點睛之效。誠如影片的開頭與結尾所強調的,這不是什麼英雄片,它只是描述兩個好友共同度過的一段寶貴時光,比起對英雄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南美的風光以及這些與我們同樣平凡的市井小民的生活樣貌,造就了「英雄」格瓦拉的,就是這些不起眼的一點一滴,因為世界改變了他,所以他也改變了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在此中發酵、質變,然後再創造出新的際遇,如是而已。

 

arrow
arrow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