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搖滾路.jpg

作者:Neo
出版社:釀出版
ISBN:9789864452781

不要臉的凹人家送我書,然後拖到現在才寫書評(掩面)。

文章含一點點劇情雷,喜歡自己看的人慎入。

如同吳明益的《複眼人》,知名背包客 NEO 最新作品《漫漫搖滾路》,也以兩條主線、兩個不同的人生貫穿整個故事。台義混血的麥爾斯是一位熱愛搖滾的青年,和好友共組地下樂團「水泥球」,無憂的日子由於父親驟逝走向下坡,又因一個機緣在全球爆紅,突如其來的轉變以及接踵而至的不可思議際遇令麥爾斯開始懷疑人生,從舞台上逃走,在澳洲過著隱姓埋名放逐自我;來自台灣的單親媽媽蘇萍,女兒倩倩壯遊過程中不幸逝世,在澳洲招魂時,蘇萍意外發現倩倩的同志身分,突然覺得自己一點都不了解女兒;為了再次找回親人與自我,蘇萍參考倩倩遺留下來的壯遊筆記,依著裡面的路線踏上旅程,希望能更加貼近這個既近又遠的唯一親人。兩位主角最後在作者最熟悉的澳洲相遇,透過分享人生和自己和解,再各自踏上自己的道路。

比起前作《億萬副作用》(好啦我承認中間還有一本還沒看QQ),本書可見作者對劇情的掌握鋪陳已漸趨成熟。《億萬副作用》中還可以看出作者為了營造劇情起伏與高潮而刻意加入的橋段(對突然出現的彩券得主殺人魔我就是在說你),而本書對轉折的處理,雖然還是走離奇魔幻風,但已不再有突兀感;此外,本作也藉劇情去呈現或許不容於世、但卻值得深思的生活方式,這點也很令我驚豔:綁架麥爾斯的神祕組織「碉堡」,看似做著趁火打劫的無本生意,但卻將綁架名人「競標」得來的金錢用於幫助弱勢、災難重建的公益事物上,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種非法正義又比依循正當程序的救援來的更加即時、有效率,頗有現代版羅賓漢的意味在。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曾有一堂課提到:有錢人是不是應該多繳稅給政府,幫助政府興建公共建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國民?這個問題在課堂上的辯論正反兩極,有人認為富人是用自己的能力賺錢,那是他應得的報酬,所以這樣的制度不公平;也有人主張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有能力的人本就應該多負擔一點義務,讓社會更美好。當然必須強調,所有的哲學思辨都是沒有正確答案的──當然老師有在課堂上針對哲學觀點提出他的看法,但為了保持中立,這邊我就不透漏老師的結論,有興趣的可以點連結自己去看(偷偷工商),不過能夠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不同的處世理念,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至於蘇萍與倩倩所遇見的問題,正好就是這幾年台灣最熱門的議題之一──彩虹革命。關於這個部分,近年來無論是新聞、網路文章還是公投電視辯論,都已經有非常多的資訊了,所以我就不再多說什麼,只是想順便介紹一下最近被圈粉的魔術師你到底是在寫書評還是在工商啊吳何,超厲害的手法,也希望真如他影片末所說,在台灣,未來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說完優點,當然還是要講一下值得繼續進步的地方。先不提還沒拜讀的《行屍別哭》,這裡單純抒發看完《億萬副作用》與《漫漫搖滾路》二書的感想。第一個還是要著重在內容本身,即是對於書中角色的感情刻劃。閱讀本書時可以很明顯看到作者對人物感情有特別用相當的篇幅去描寫,無論是艾瑪對麥爾斯的情愫、蘇萍失去倩倩的痛苦麻木,抑或是爆紅之後麥爾斯對生活失序的恐懼、迷惘,比起前作這些都是很大的突破;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兩位主角相遇的時間太晚、篇幅不夠的關係,對於傷痕和療癒之間的轉折,刻劃就沒有這麼深刻,有種收尾比較草率的感覺,或許在劇情的編排上可以稍微再調整一下,讓兩位主角有更多從受傷到痊癒的心路歷程,這樣整本書的主軸(找回自我、療傷釋懷)會更加明確、穩固。

再來第二點和第三點就跟劇情沒關係,只是單純的讀者任性──

 

 

 

 

 

 

 

 

 

 

 

 

沒有張雨生!!!

 

 

 

 

 

 

 

 

 

 

 

 

不要再寫澳洲了!!!

 

 

 

 

 

 

 

 

 

 

 

 

已經很多本都在澳洲了,看得我都要背起來了,下次換個背景吧!

不管如何,從《億萬副作用》到《漫漫搖滾路》,可以看到作者 NEO 的進化,作品也有著滿滿的誠意,喜歡單純明快敘事風格的讀者,推薦入手一本慢慢閱讀,重新找回單純的美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書評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朱痕染跡璧有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